金秋九月,流行性感冒(简称流感)又进入了一年一度的高峰期。和普通感冒相比,流感具有潜伏期短、传播速度快、传染性强、季节性流行等特点。
流感所致呼吸道感染的疾病负担巨大,尤其对儿童、老年人群,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、降低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负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。
9月5日,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《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(2023-2024)》,对研究证据、流感防控政策和措施、流感疫苗种类、流感疫苗组份、接种建议等作了更新。
下面带您了解一下流感疫苗:
一、流感是什么?
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流感病毒分为甲、乙、丙、丁4型,人流感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。甲型和乙型流感每年呈季节性流行,其中甲型流感易引起大流行。
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,孕妇、婴幼儿、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后危害更为严重,在学校、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易发生流感暴发疫情。
二、为什么流感疫苗又称“秋天第一针疫苗”?
由于气候原因,我国流感流行主要为每年的10月下旬-次年3月中上旬,另外在南方地区,每年的5月-7月也会出现一个流感流行高峰。
由于季节性和高发期明显,流感疫苗又被称为”秋天的第一针疫苗“。流感季节到来的3-4周是接种流感疫苗的黄金期,即每年的9月、10月是流感疫苗的最佳接种时机,专家建议在10月底前完成预防接种。如果在10月底前未接种,整个流行季仍然是可以接种的,只要本年度的流感疫苗开始供应,可尽早接种,尽早获得免疫保护。
三、为什么要每年接种流感疫苗?
1、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,每年流行的毒株可能与往年不同,疫苗成分会根据预测的病毒类型不同有所变化;
2、接种流感疫苗产生的免疫力在体内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衰减的,一般接种疫苗后获得的保护性抗体可维持6-8个月的时间。
所以既往有过流感病史或者既往接种过流感疫苗也需要每年接种。
四、建议流感疫苗如何接种?
所有≥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流感疫苗。结合流感疫情形势和多病共防的防控策略,尽可能降低流感的危害,优先推荐以下8类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:
1、医务人员,包括临床救治人员、公共卫生人员、卫生检疫人员等;
2、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;
3、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人群;
4、养老机构、长期护理机构、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;
5、孕妇或流感季备孕的女性;
6、6—59月龄儿童;
7、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;
8、托幼机构、中小学校、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人群。
五、在接种剂次方面的建议
1、对于流感病毒灭活疫苗,6月龄—8岁儿童,如既往未接种过流感疫苗,首次接种时,应接种2剂次,间隔≥4周;2022—2023年度或以前接种过1剂次或以上流感疫苗,则接种1剂次;
2、9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无论是否既往接种过流感疫苗仅需接种1剂次。
同一流行季,已按照接种程序完成全程接种的人员,无需再次接种。孕妇在孕期的任一阶段均可接种灭活流感疫苗。接种单位在整个流行季节都可以提供接种服务。
六、流感疫苗接种的禁忌症有哪些?
1、灭活疫苗禁忌症:
对疫苗中所含任何成分(包括辅料、甲醛、裂解剂及抗生素)过敏者或有过任何一种流感疫苗接种严重过敏史者,禁止接种。
患有急性疾病、严重慢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以及发热患者,建议痊愈或者病情稳定控制后接种。
2、减毒活疫苗的禁忌症:
因使用药物、HIV感染等任何原因造成免疫功能低下者;长期使用含有阿司匹林或水杨酸成分药物治疗的儿童及青少年;2-4岁患有哮喘的儿童;孕妇;有格林-巴利综合征病史者;接种前48h使用过奥司他韦、扎那米韦等抗病毒药物者,或接种前5天使用过帕拉米韦,或接种前17天使用过巴洛沙韦(玛巴洛沙韦)者。
END